政治修理站首頁

國府統治時期對海外留學生的監控:以美國為例(六)


/許建榮

 推到 Plurk  Facebook分享

頁次/


 一、緒論

 (一)從阿根廷骯髒戰爭與德國竊聽風暴談起
 (二)其他國家轉型正義模式
 (三)轉型正義在臺灣

 二、他們的故事

 (一)求職與安全調查
 (二)不敢現身的生活
 (三)護照被刁難
 (四)被監視的生活

 三、海外職業學生監視系統

 (一)「愛國工作」公開招募
 (二)中山獎學金與打小報告的價格
 (三)小組工作報告表
 (四)美國媒體的報導

 四、結論

 (一)人權與暴行責任
 (二)轉型正義在何方
 (三)結語


 (三)結語

 國民黨對這群反抗份子,採取監控的方式。國民黨海工會、警總、駐外單位在各學校建立細胞,收買留學生,專門打聽留學生的思想,並參與留學生的活動,撰寫報告,將異議份子分級列管,此類留學生被通稱為「職業學生」。

 被打小報告的異議份子,則被列入「黑名單」,無法返臺,臺灣的情治單位更派人威脅其在臺父母、親戚,要求管束子女,不可造反。這些恐嚇如果沒有收到效果,則以吊銷護照,讓留學生成為無國之民,走投無路,徹底毀其生路,縱使雙親亡故,國民黨也不准其返臺奔喪,看父母最後一面。

 國民黨佈下天羅地網,層層監控,唯恐海外自由民主的風氣傳入臺灣,危害黨國安危。

 許多臺灣學生到海外時,都是20歲初頭,年紀輕輕,敢說敢做,縱使國民黨威脅利誘,也不為所動,不改其志,反而更加堅定決心,加入海外臺灣人運動組織。(張炎憲,2005)

 上面這段話是前國史館館長張炎憲教授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的序文;我們由此可以了解國民黨過去所建構的監控系統,使得不少人受害;但是,也有不少的青年,不畏懼獨裁政權的恫嚇,持續堅持著理想而奮鬥。在國民黨專制統治年代,龐大的國家機器不僅拆解人民的自由,也拆解人民的思想,同時也監控著人民的生活。時至今日,過去的統治者,也是2008年以後的再次執政者,藉由國會的多數,依然抗拒著不願意去面對歷史。

 阿根廷在重啟調查追訴骯髒戰爭的責任時,將神父維爾尼赫處以終身監禁,阿根廷天主教對此以聲明表示:「我們相信司法系統對這些事件的審判,可以讓我們藉此更為團結一致,並可以將仇恨與敵意拋開。」(Associated Press,2007)

 藉由阿根廷天主教的聲明,我們希望臺灣不要再陷入歷史的迴圈與泥淖,讓威權統治的歷史記憶不要再傷害人民的心靈。我們也希望受害者與其家屬能拋棄過去的仇恨與敵意;但唯有落實轉型正義,讓公義與真理得到彰顯,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因此,我們由衷地期盼臺灣人民能夠站起來,一起去要求政府面對威權統治時期對海外留學生監控問題;也希望過去的加害者——中國國民黨能夠讓轉型正義的真正地落實,讓公理與正義真正回到臺灣的社會。因為,馬丁路德博士曾說:「任何一處的不公義,都是對所有正義的威脅。」(Luther,1963)【註66


(許建榮/澳洲Monash大學語言與文化學院博士候選人)



 【註釋】


 66 原文為「Injustice anywhere is a threat to justice everywhere. 」,這是美國黑人人權領袖馬丁路德在1963年4月16日寫於Birmingham監獄的書信內容。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1. 中央社,<總統:64傷痛歷史必須勇敢面對 不能迴避 >,《中央社》,2009年6月4日。
 2. 克里須提安.翁瓦里(Krisztian Ungvary)。<轉型正義經驗比較:匈牙利的奇特轉型>,《自由時報》,2007年7月27日。
 3. 李佳霏,<陳總統:追討不當黨產 關鍵是取得國會多數>,《中央社》,2007年7月28日。
 4. 李佳霏,<前東德以國會多數 通過法律完成討黨產>,《中央社》,2007年7月28日。
 5. 李佳霏,<轉型正義與民主化 立陶宛匈牙利經驗不同>,《中央社》,2007年7月28日。
 6. 李佳霏,<總統:創造國內外和諧 避免228事件重演>,《中央社》,2008年10月4日。
 7. 林朝億,<解嚴20年 世臺會要求公布海外職業學生資料>,《中央廣播電臺》,2007年7月12日。
 8. 施逸翔,《懲罰理論與轉型正義----暴行之責任》(臺北:東吳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6)。
 9. 張炎憲等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
 10. 許建榮,<史明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灣新莊,2007年6月28日。
 11. 許建榮,<江勇振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北,2007年1月25日。
 12. 許建榮,<邱垂亮訪談紀錄未刊登稿>,澳洲布里斯本,2007年10月6日。
 13. 許建榮,<施正鋒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北,2007年10月4日。 
 14. 許建榮,<柯志明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北,2007年7月27日。
 15. 許建榮,<孫秀蕙電子郵件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北,2007年9月7日。
 16. 許建榮,<陳孟彰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北,2007年5月31日。
 17. 許建榮,<陳重信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北,2007年1月25日。
 18. 許建榮,<許宗雄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臺灣新竹,2007年6月6日
 19. 許建榮,<張啟典訪談紀錄未刊登稿>,美國波士頓,2007年1月18日。
 20. 許建榮,<瞿海源電子郵件訪談紀錄未刊登稿>,荷蘭萊登,2007年9月7日。
 21. 陳宗逸,<臺灣不如東德 轉型正義推動難 中國因素居關鍵>,《新臺灣新聞週刊》第594期,臺灣臺北,2007年8月9日。
 22. 陳重信,<臺灣門(TAIWANGATE)——黑名單政策與人權>,《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臺灣人運動專輯》(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
 23. 臺灣智庫,《全面正義 刻不容緩研討會》,臺北,2007年8月30日。
 24. 臺灣智庫,《轉型正義經驗比較國際研討會》。臺北,2007年7月28日。
 25. 盧太城,<面對垂淚碑 馬英九:難堪也要誠實面對歷史>,《中央社》,2007年10月14日。
 26. 總統府,<總統出席「轉型正義經驗比較國際研討會」開幕典禮>。(來源: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issueDate=&issueYY=96&issueMM=7&issueDD=28&title=&content=&_section=3&_pieceLen=50&_orderBy=issueDate%2Crid&_desc=1&_recNo=1,2007.10.07瀏覽)。
 27. 蕭美琴等,<立法院第6屆第2會期第16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臺北:立法院,2005年12月21日)。

 英文資料:

 1. Associated Press, "Argentine priest guilty in 'Dirty War' case", MSNBC, October 10, 2007 (From:http://www.msnbc.msn.com/id/21219926/#storyContinued, Retrieved on October 17, 2007)
 2. BBC, "Dirty War priest gets life term", BBC, October 10, 2007 ( From http://news.bbc.co.uk/2/hi/americas/7035294.stm, Retrieved on October 15, 2007)
 3. Chicago Tribune, "Spying on foreign students", Chicago Tribune, July 31, 1981.
 4. CNN, "Priest guilty in 'Dirty War' trial", CNN, October 9, 2007 ( From http://www.cnn.com/2007/WORLD/americas/10/09/argentina.dirtywar.ap/index.html, Retrieved on October 18,2007)
 5. Cohler, Larry, "Made in Taiwan", The Daily Illin, November 5, 1982.
 6. Dang, Winston, TAIWANGATE: Blacklist Policy And Human Right, Washington DC:CTIR, 1991.
 7. Furlong, Ray, "Stasi film breaks with nostalgia", BBC April 18, 2006 (From http://news.bbc.co.uk/2/hi/europe/4919692.stm, Retrieved on October 17, 2007)
 8. Markel, Norman,"Chinese students do spy", The Independent Florida Alligator, August 12, 1975.
 9. Newsweek," Spies in the Classroom", Newsweek, May 17, 1982.
 10. Post Gazette, "Taiwan monitored CMU prof", POST-GAZETTE, July 15, 1981.
 11. TIME, "Spies Among Us", TIME, August 1981.
 12. Tutu, Desmond Mpilo, 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 2000.
 13.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Professor's death linked to alleged Taiwanese spying",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August 6, 1981.
 14. The Daily California," Taiwanese spies in U.S. Universities", The Daily California, March 15, 1976.
 15. The Michigan Daily," Official concurs: Spies on campus", The Michigan Daily, July 21, 1981.
 16. The New York Times," Death of Taiwan Professor Causes Uproar on a Pittsburgh Campus", The New York Times, July 21, 1981.
 17. The Real Paper, "Taiwan's Spy Network in Boston", The Real Paper, May 12, 1976.
 18. The Washington Post," After Police Interrogation, a Death",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28, 1981.
 19. The Washington Post," Spy Story",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6, 1981

 (出處:《文史台灣學報》創刊號2009年10月,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發行。)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