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緊謝長廷首頁陳茂雄目錄  1

長昌配的效應

 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蘇貞昌於八月十八日清晨返臺,謝長廷帶了大批謝系人馬前往接機,卓榮泰、李應元、蕭美琴、林永堅、高建智、林國慶、許仁圖等人全部到場,蘇系人馬林錫耀、黃桓蛾、廖志堅、蔡憲浩、藍世聰、李永得、施俊吉,新潮流的李文忠、段宜康以及臺聯的廖本煙都到場接機,現場氣氛融洽,全體接機人馬齊喊「總統謝長廷、臺灣衝衝衝」口號。

 藍營有人放話說長、昌配還是不如馬、蕭配,綠營則有學者認為長昌配未必樂觀,因為一加一並不等於二。

 總統大選與地方選舉不同,後者以人脈為主流,所以,綠營不如藍營。全國性選舉由於選民與候選人的距離相當遠,人脈又不能移轉,樁腳的功能大為降低,所以,政治議題變成選戰的主流,只要綠營能夠炒熱政治議題,就可以打贏選戰。

 而最容易炒熱的議題就是「臺灣」與「中國」對決,因為絕大部分臺灣人不喜歡中國,馬英九又不容易擺脫中國的色彩,所以,綠營的勝算較大。蕭萬長的人脈幾乎與馬英九重壘,對選戰沒有加分,他又不能加重馬英九的「臺灣」色彩,所以幫助不大。

 對於民進黨的總統副總統候選人從來就沒有人動過一加一等於二的念頭,副總統候選人的功能是使總統候選人不扣分而己,不是要加分。因為綠營政治版圖的主流在於政治議題,不是人脈,其特色是支持群眾是綠營所共有,不是屬某個政治人物所擁有。黨內初選時,候選人或許有自己的支持群眾,但選後所有群眾都會支持出線的人。不像藍營的政治版圖是以人脈為主流,每個人有其個人的人脈,若政治人物沒有合作,群眾就不能整合。

 高雄市長選舉,黃俊英失敗最重要的原因是初選太過於劇烈,選後沒有完全化解,所以,各候選人在市長選舉時沒有出最大的力量發動自己的樁腳加入助選行列,沒有發揮藍營以人脈為主流的優勢。綠營就沒有這方面的困擾,因為人脈不是綠營選戰的主流,就算初選太過於劇烈,大選時初選落選的候選人不發動人脈助選也沒有多大影響,反而按兵不動的人會被支持群眾所淘汰。

 綠營副總統候選人不容易幫總統候選人加分,若不扣分就已達目的,所以,挑選副總統的目標是一加一不能小於一,而不是一加一等於二。

 長昌配的目的是要撫平派系的對立,其功能不是要達到加分的目標,而是要維持不扣分。所謂預防派系的糾葛並不是在擔心蘇系人馬或新潮流反謝,因為在謝長廷出線之後,任何綠營政治人物若是公開反謝,必定被支持群眾所淘汰,綠營群眾更不會跟著反謝政治人物走。

 真正讓謝陣營擔心的,是綠營有人另外建立一個「正當」的政治舞台與總統競選總部打對台,所謂「正當」的政治舞台是指在綠營站得住腳的政治運動,如此會模糊化總統大選競選總部的選戰主軸。

 一九九六年的總統大選,李前總統佔了中性的政治版圖,彭教授則佔了臺獨的政治舞台,施明德不能提出比彭教授還激烈的政治主張,所以,只能建造「大和解」的政治舞台,對彭教授的選戰主軸毫無影響。二○○八年的總統大選無論謝長廷的選戰主軸是什麼,都可以營造「臺灣」與「中國」對決的選戰局面,因為馬英九洗刷不掉「中國」的色彩。

 不過,這一段期間,若是綠營有人提出劇烈的台獨政治運動,立刻模糊掉謝陣營的選戰主流,因而打破謝長廷代表「臺灣」的形象。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