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陳茂雄目錄 1

藍綠意見領袖的差異

 分享 Windows LiveGooglepluk


 自從520蔡總統就任後,三次地方選舉民進黨都敗北,若從總統大選後起算,民進黨是三敗六棄選。有人認為民進黨敗選或棄選的選區都是藍營的鐵票區,大家或許忘了,2016年的立委選舉,很多藍營的鐵票區都被民進黨攻陷,例如這一次民進黨敗選的花蓮市長補選,在立委選舉時,民進黨的蕭美琴在該選區就贏了中國國民黨的候選人。

 2016年的選舉,選民脫離了中國國民黨的樁腳,因為選民厭惡馬英九,可是新政府上台之後,並沒有讓大家耳目一新,連綠營人士都罵,只是大家圍剿內閣,不罵蔡英文。修憲前若出現這種現象沒甚麼奇怪,因為當時的體制行政院長是內政的最高首長,總統只負責國防與外交,擔任行政院長的郝柏村就曾經拒絕附署總統李登輝的人事命令,可見內政的好壞與總統沒有直接關係。

 修憲後的行政院長已變成總統的幕僚長,總統隨時可以更換內閣,所有政務官都聽命於總統,執政團隊做不好是總統的責任,可是執政百日的新政府,內閣傷痕累累,總統只是輕傷,與當年的馬英九政權完全不同。所以會如此,是因為馬英九執政時代,綠營攻馬英九及其內閣,藍營則加以維護。民進黨執政時,藍營當然攻擊新政府,可是綠營不攻擊蔡英文,卻圍剿內閣。

 綠營的人不敢攻擊蔡英文,因為她有民意基礎,攻擊者自己會受創,所以意見領袖即使對蔡英文不滿,也不敢抨擊。內閣沒有民意基礎,算是被吃定了,不只藍營攻擊,綠營也加入圍剿,自己的人攻擊受傷更重。值得思考的是中國國民黨執政時,藍營的意見領袖會支持內閣,民進黨執政時,綠營意見領袖卻圍剿內閣。

 藍綠的意見領袖所以會有那麼大的差別是因為藍營意見領袖掌握到樁腳,對選舉有影響力,對政策也如此,因而與內閣之間合作無間。綠營的意見領袖對選舉沒有影響力,對政策當然也如此,與內閣之間常出現對立。民進黨的選舉由政治意識轉型,與中國國民黨一樣,依賴樁腳選舉,只是意見領袖沒有轉型,沒有樁腳,對選舉的影響力還不如村里長,因而不能左右政策。

 

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