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南嘉生專欄

回應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

 海兒:

 你在『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中的論點就實際狀況成立,但是,考量一個政黨立論及其支持者的看法,我依舊認為陳水扁總統與陳水扁黨員的立場有差異、變化不一樣。

 面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民進黨對外宣稱是「國與國的關係」,這種關係意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和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是一樣等距離的。李登輝前總統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則不然;他是將台灣的國際關係以「偏中國」的方式在處理。然而,觀察陳水扁總統執政這六年,一般的看法不是在「一般的國際關係」上推展屬於民進黨的外交政策,甚至不是在兩國論的基礎上往前邁進,而是比兩國論還倒退的狀況,許多人對陳水扁總統的「四不一沒有」的評價不是這樣嗎?

 我同意,台灣整體的政治發展比之李登輝時代,大體上還往獨立的方向移動,至少一個曾經公開支持台獨的人、那樣的政黨領袖當總統,對獨派的論點及聲音有很大的助益,然而,我們卻必須承認許多獨派的論點也在支持陳水扁總統的大前提下,從以往的否認到現在的支持,我在海國論壇前身的「台灣意識聯合論壇」的政經論壇上,開過這樣的一欄,「從獨立運動撤退的獨立運動」,那裡就點出陳水扁擔任總統後,許多獨派的政治人物為了捍衛本土政權以對抗國民黨向中國傾斜,轉而捍衛許多國民黨在兩蔣、戒嚴時代、李登輝時代的圖騰,這是以往台獨人士、獨派、民進黨在野時絕不會做的事情。這也表示當政的民進黨與在野的民進黨,在決策上的態度差異。

 至於兩蔣時代怎麼樣,可能有不同的解讀,但我相信,一旦台獨勢力大到某一個狀況,他們可是敢出賣台灣,這樣的動作當然也可以有很多的解讀,但若說他們是統派或鐵統派,也不能說錯。至於國民黨隨後的一些措施,例如加工出口區、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退除役官兵開墾中橫,乃至十大建設等,海兒的論點當然成立,然而,相較於他們在民國40年代的高比例軍費,以及隨後的一些口號與政策,若我們解讀為他們已從以往那麼不生根台灣到逐漸生根台灣,並不能說錯,而這樣的動作若說成往獨派方式移動,有他成立的條件。

 我也同意,若追求兩蔣這些政策的本意,可能和「往獨派移動」有相當差異,不過,他的確有這一些效應。這就好像有很多中國人強調日本建設台灣是為了剝削,不是有甚麼好心。但我們卻不能否認就是這樣的建設,才有今天的台灣經濟。那時的日本人可能不是很好心,但那樣的現象若解讀成他們也很努力建設台灣,並不能說是錯誤的解讀。

 相關文章:

 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南嘉生

 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海兒

 回應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南嘉生

 再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海兒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