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統→終統專題》首頁海兒專欄

《海兒專欄》

再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

http://www.southnews.com.tw

 南嘉生在「回應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中寫道:

 『你的論點就實際狀況成立,但是,考量一個政黨立論及其支持者的看法,我依舊認為陳水扁總統與陳水扁黨員的立場有差異、變化不一樣。』

 事實上,民進黨1999年的「台灣前途決議文」之執筆者就是阿扁!

 所以,阿扁在2000年上台後所提出的種種國家論述,乃至於他最初所提出的「新中間路線」,大體上都還是離不開「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

 簡單的說,就是民進黨放棄了作為一個革命政黨來「以黨革命」、「以黨建國」乃至於「以黨領政」的「革命路線」,轉為走向承認「中華民國」是台灣目前的國號,但堅持台灣是一個國家,在民主的原則下,台灣人民握有台灣前途的最終決定權!這個路線大體上可以稱之為「民主的路線」,其所能依恃的是透過不斷的民主選舉、充實各種民主制度(如:公民投票制度)等,讓台灣的國家地位在民主的基礎上越來越堅實而難以撼動!

 從過去幾年的政治發展來看,大體上這樣的過程雖然跌跌撞撞,不過,卻都慢慢的取得相當的成效(如:公民投票法的立法與實施),雖然蔣政權餘孽反動力量的反撲還是相當猛烈,卻逐漸呈現出強弩之末、外強中乾的疲態,以至於才使得阿扁在許多的重大政治事件(如這一次的「廢統」)到最後能夠在面臨強大的內外壓力下過關,其主要的原因與其說是阿扁的功勞,還不如說是台灣的民主已經在過去幾年中不知不覺地逐漸深化與廣化,成為台灣成為正常化國家的堅實後盾。

 只不過,在外人看來,民進黨這種把過去自己所一肩挑起消滅「中華民國(蔣介石)政權後建(立台灣)國」的革命路線,轉變成承認「中華民國」這個國號在最低限度內向「體制內」妥協的「民主路線」,也就無可避免的會被懷疑或者被指責是一種向「統」靠攏的背叛行為。

 南嘉生寫道:

 『面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民進黨對外宣稱是「國與國的關係」,這種關係意謂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和台灣與日本的關係是一樣等距離的。李登輝前總統的「特殊國與國關係」則不然。他是將台灣的國際關係以「偏中國」的方式在處理。然而,觀察陳水扁總統執政這六年,一般的看法不是在「一般的國際關係」上推展屬於民進黨的外交政策,甚至不是在兩國論的基礎上往前邁進,而是比兩國論還倒退的狀況,許多人對陳水扁總統的「四不一沒有」的評價不是這樣嗎?』

 「四不一沒有」是說給美國聽的,從2000年5月20日阿扁就職以來,每當遇到阿扁有出現想要「改變現狀」的舉動時,美國就會拿這個玩意兒提醒阿扁必須「遵守承諾」就可以得到印證!

 當然,中國也從中得到不少好處,但套句法學上的用語,那只是一種「反射利益」而已,並不是說阿扁真的要對中國有所承諾、讓中國猛吃台灣的豆腐,而是由於中國很清楚美國在許多國際事務上需要中國的協助,或者希望中國能夠在東亞地區安份守己不要鬧事的綏靖政策,讓中國可以加以利用,操作「以美制台」的槓桿。

 只不過這種「以美制台」的槓桿,必須在台、美、中三方面都對所謂的「台海現狀」之定義有明確的共識,並確實有足夠的誠意加以確保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繼續玩下去,但從過去六年看來,事實顯然並非如此,除了台、美、中三方面對於「台海現狀」之定義各吹各的調之外,台灣與中國雙方面也都不斷的試圖要改變這個「台海現狀」,而中國在去年因為通過「反分裂國家法」玩的太過火、欺台太甚,而美國對於中國也沒有任何的制裁行動,有虧欠於台灣,使得阿扁這一次打出「廢統」這張牌出來後,美國也就沒有太大的反應,等於是折斷了中國「以美制台」的這枝槓桿,今後中國將很難再玩下去。

 南嘉生寫道:

 『我同意,台灣整體的政治發展比之李登輝時代,大體上還往獨立的方向移動,至少一個曾經公開支持台獨的人、那樣的政黨領袖當總統,對獨派的論點及聲音有很大的助益,然而,我們卻必須承認許多獨派的論點也在支持陳水扁總統的大前提下,從以往的否認到現在的支持,我在海國論壇前身的「台灣意識聯合論壇」的政經論壇上,開過這樣的一欄,「從獨立運動撤退的獨立運動」,那裡就點出陳水扁擔任總統後,許多獨派的政治人物為了捍衛本土政權以對抗國民黨向中國傾斜,轉而捍衛許多國民黨在兩蔣、戒嚴時代、李登輝時代的圖騰,這是以往台獨人士、獨派、民進黨在野時絕不會做的事情。這也表示當政的民進黨與在野的民進黨,在決策上的態度差異。』

 你所說的那些獨派人士在民進黨執政後態度轉變的事實,與其說是因為支持阿扁(或民進黨)而去擁抱過去自己所反對的圖騰(如:「中華民國」這塊招牌),說這是一種向「統」(或中國)傾斜的現象,還不如說在政治現實上,或者是在獨派過去許多的論述,不是窒礙難行,便是論述的本身不完備而存在著許多破綻,以致於缺乏可操作性。

 比方說,在台灣已經高度民主化、自由化的情況下,還想要堅持採取革命手段推翻「中華民國」,就顯得很不切實際,因為一方面台灣大多數人民不會支持,二方面提出這種革命路線主張的人若不是只會「動口不動手」的上街搞遊行,就是必須面對一旦真的要著手去革命的話,首當其衝的就是得先革掉阿扁這個現任「中華民國總統」的命,反而造成親者痛仇者快的矛盾結果!

 在這樣的情況下,唯一能夠脫困之道,就只有採取「立地為國」的方式,直接強烈主張台灣是一個國家,至於國號、憲法、國旗、爭取外國的承認....等等,慢慢的再來進行。從過去六年的實踐成果來看,阿扁在2002年提出的「一邊一國論」,以及2004年的「和平公投」,乃至於最近的「廢統」,事實上都是圍繞著「立地為國」這個核心觀念在進行!

 而目前唯一能夠阻撓台灣「立地為國」的國家就只有美國了,其對於台灣這種「立地為國」的態度,似乎已經在台灣不斷的努力與堅持下發生變化!這從美國現在對於阿扁不時便說「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的說法不但默許,甚至於連國防部長倫斯斐也都曾經公開說過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等事實即可得證,若是與1999年李登輝提出「兩國論」後美國強烈反應的態度,以及隨後李登輝任內迄卸下總統一職為止,都不曾(不敢?)再提「兩國論」的情況相比,其間的差距更是不能以千里計。

 南嘉生寫道:

 『至於兩蔣時代怎麼樣,可能有不同的解讀,但我相信,一旦台獨勢力大到某一個狀況,他們可是敢出賣台灣,這樣的動作當然也可以有很多的解讀,但若說他們是統派或鐵統派,也不能說錯。』

 我還是不相信兩蔣有資格被稱為「統派」,蔣介石是個嘴硬屌軟膽小的懦夫,蔣經國也好不到哪裡去,其父子兩人唯一關心的事情,就只有如何牢牢的繼續抓住政權,好在台灣作威作福而已!否則的話,早在鄧小平時代就曾經對蔣經國開出了種種談判的條件,蔣經國若真是鐵統派的話早就過去談了,不會祭出「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這種消極到極點的沒出息政策來自我封閉,關起門來做皇帝。

 南嘉生寫道:

 『至於國民黨隨後的一些措施,例如加工出口區、九年國民義務教育、退除役官兵開墾中橫,乃至十大建設等,海兒大大的論點當然成立,然而相較於他們在民國40年代的高比例軍費,以及隨後的一些口號與政策,若我們解讀為他們已從以往那麼不生根台灣到逐漸生根台灣,並不能說錯,而這樣的動作若說成往獨派方式移動,有他成立的條件。我也同意若追求兩蔣這些政策的本意,可能和「往獨派移動」有相當差異,不過,他的確有這一些效應。這就好像有很多中國人強調日本建設台灣是為了剝削,不是有甚麼好心。但我們卻不能否認就是這樣的建設,才有今天的台灣經濟。那時的日本人可能不是很好心,但那樣的現象若解讀成他們也很努力建設台灣,並不能說是錯誤的解讀。』

 事實上,許多對經濟有研究的專家們,對於蔣經國當年推動「十大建設」的觀點,是認為他們是在壓抑台灣本土產業的崛起,避免台灣的本土產業一旦壯大起來,接著就會成為台灣本土政治勢力的最大後盾!

 這種道理其實很簡單,搞重大建設必然會用到大量的資金,這些資金一旦被政府所用,民間企業就很難再貸得到款來擴張企業規模,到最後就是造成了台灣的本土產業多半是底子薄弱的中小企業之情況,而具有壟斷性的大企業不是國營的就是蔣政權的同黨所經營,台灣的本土企業很輕易的就會被他們所擊垮!

 所以,若說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是想在台灣落地生根的話,恐怕是太輕易的就上了他們的當!

 相關文章:

 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南嘉生

 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海兒

 回應評《統向獨,獨向統的歷史過程》/南嘉生

tp://www.southnews.com.tw2006.03.07